黄皮,其貌不扬,却是广东人熟悉的夏季水果之一。金灿灿的外表,果肉晶莹剔透,味道酸中带甜、甘中有苦,还有一股淡淡的“药味”。它的根、叶、果和种子等均可入药,具有理气健脾等功效。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黄皮,解锁它背后的健康密码。
一、黄皮--南方“正气果”的独特魅力
黄皮,属芸香科黄皮属植物,果实小巧玲珑,成熟时果皮呈鲜艳的黄色或深黄色。黄皮初尝有股浓郁的酸味,酸味褪去是丝丝回甘,还有淡淡的涩味交织其中,令人回味无穷。
中医认为,黄皮性凉、味酸甘,入肺、胃、大肠经。《岭南采药录》记载其“消食,顺气,除暑热”。暑热季节,人体易被暑邪侵扰,出现心烦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黄皮的凉性可驱散体内暑气,酸味能生津止渴,甘味则调和脾胃,帮助身体迅速恢复平衡。
二、营养宝库:黄皮全身都是宝
黄皮个头不大,却蕴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有着出色的养生功效。
1、丰富有机酸,助力消化
黄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肠胃的消化能力。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正如民间所言“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此时进食黄皮,便能轻松缓解这些困扰。
2、植物化学物,抗炎抗氧化
黄皮富含生物碱、香豆素、黄酮和多酚类等成分。其中,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3、多种维生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黄皮中的维生素含量也相当可观。尤其是维生素 C,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还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让肌肤保持弹性、光泽。
4、高钾低能量,补钾降压两不误
黄皮的钾含量高达226毫克/100克,在夏季,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钾元素流失,此时食用黄皮,既能补充钾元素,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5、含硒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
硒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矿物质,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提升人体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还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食用指南:解锁黄皮的多样吃法
黄皮的吃法多种多样,每一种都能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又美味的吃法。
1、鲜食:最原汁原味的享受
将黄皮洗净后直接食用,是最简单也最能品尝到其原汁原味的吃法。
2、制作饮品: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
黄皮蜜饯水:取适量黄皮蜜饯,放入杯中,用温水冲泡,蜜饯的酸甜融入水中,口感清甜可口,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是日常养生饮品的不错选择。
海盐黄皮饮:这是一道在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消暑饮品。准备20颗左右黄皮,洗净后用刀背轻轻拍碎,放入杯中,加入 1 小勺老盐(或食盐)、1 勺蜂蜜,再倒入 500 毫升凉白开水,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饮用时,咸、甜、酸、涩多种味道在舌尖交融,清凉爽口,瞬间驱散夏日的炎热与疲惫。
黄皮冰柠茶:将黄皮果肉与柠檬片、冰块、绿茶混合,制作成黄皮冰柠茶。黄皮的酸甜、柠檬的清新与茶香相互映衬,口感丰富,清爽解腻,无论是在炎热的午后,还是搭配油腻的食物,都十分合适。
3、入菜烹饪:增添别样风味
黄皮排骨汤:这道汤品是广东地区的经典家常菜。将排骨洗净焯水后,与适量黄皮、红枣、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炖煮。炖煮过程中,黄皮的清香逐渐融入汤中,不仅能有效去除排骨的油腻,还赋予了汤品独特的酸甜味道,使汤更加鲜美开胃,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燥的功效。
黄皮焖鸭:将鸭肉切块煎至表面金黄,加入黄皮、葱段、姜片、料酒、生抽等调料一起焖煮。黄皮的酸甜能够中和鸭肉的油腻,使鸭肉更加入味,肉质鲜嫩多汁,整道菜口感丰富,营养均衡。
四、食用禁忌:这些人群需注意
糖尿病患者:黄皮中含有一定量的果糖,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不利于病情控制。
肠胃不适者:黄皮中丰富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酸分泌,对于本身患有胃食管反流、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等肠胃疾病的患者而言,过多食用可能加重肠胃负担。
婴幼儿:婴幼儿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黄皮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其肠胃造成刺激,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孕妇:黄皮具有一定的药性,孕妇如需食用黄皮,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黄皮,这颗来自南方的“正气果”,作为日常水果鲜食,还是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饮品、菜肴,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健康体验。在这个黄皮上市的季节,不妨挑选一些新鲜的黄皮,尝试不同的吃法,尽情享受这份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与健康吧!
指导专家
徐振杰
中医科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副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