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江门市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江门市商务局
2025年7月3日
江门市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和《广东省商务厅等18个部门关于推进城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社区商业业态,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有效扩大内需、繁荣商业经济、提升生活品质、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平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珠江西岸新增长极的定位,全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通过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等举措,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
(一)试点建设阶段(2025年6月—2025年12月)。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全市选取条件相对成熟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开展建设。市级部门加强动员和协调,明确三年行动任务,择优确定便民生活圈典型社区和重点企业,在资源及条件较成熟的生活圈开展试点,到2025年12月全市创建10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社区商业、养老托育、家政便民等方面发挥示范性带动作用。
(二)全面推广阶段(2026年1月—2026年12月)。
各县(市、区)参照试点标准稳步推进,边建设、边评价,边试点、边推广。到2026年12月,全市建设20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7年1月—2027年12月)。
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生活圈建设质量。及时总结试点的经验做法,在项目建设标准、建设方式、运营模式、服务提升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在全市稳妥有序推开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建成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民心工程。
三、主要任务
(一)摸查社区便民生活设施现状。
对全市便民生活圈设施类型、数量、规模、运营情况进行摸查,掌握全市便民生活圈设施配置情况。按照便民生活圈划分为改善型、提升型、发展型三个方向促进社区便民商业发展。
(二)分类型补齐便民生活圈设施短板。
1.改善型(城镇老旧小区)。加强对改善型便民生活圈补齐基本业态支持,对用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推进相邻居住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提高设施布局密度,提升设施场地的利用效率。
2.提升型(城乡结合部小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型便民生活圈业态供给,增加医疗、教育等设施供给规模,提高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打造一批如邻里中心等功能性较强、服务完备的社区商业典型样版。
3.发展型(新建居住区)。新建居住社区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明显改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健全,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显著提升。
(三)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鼓励江门本地社区商业优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1.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药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前置仓等进社区,保障居民生活必需。
2.鼓励发展社区便民商业。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相融合,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建成规划合理、结构均衡、竞争有序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确保社区商业服务设施面积满足居民需求。
3.推动便民生活全品质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新式书店、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儿童托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4.支持新品牌新业态进社区。推动老字号、“江门优品”等优质特色品牌产品进入社区商业中心、超市、便利店等,提升社区商品供应品质。鼓励知名品牌首店、新式茶饮、咖啡品牌等进社区开设门店,丰富社区消费体验,满足年轻化消费需求。鼓励打造社区夜间集市,丰富夜间消费新场景。
5.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充分兼顾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生活便利需要的无障碍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建设,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供应渠道,打造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6.发展社区文化体育服务。构建和完善覆盖全市功能齐全、均衡发展的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更新提升,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城市文化新地标。
7.大力推动家政进社区。重点打造上门保洁、居家照料等家政服务,支持依托便民生活圈设立家政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养老托育服务、社区照料、病患陪护等主要功能的家庭服务业,将服务延伸到家庭。
8.加强便民生活圈环境治理。改善生活圈内沿街商铺环境面貌,营造整洁、舒适的经营环境。及时处理沿街商铺店外经营、占用消防通道、乱堆乱放等问题,引导商户自觉做好环境提升工作,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塑造便民生活圈整洁文明的社区形象,为生活圈内市民提供整洁有序的社区服务环境。
(四)构建高质量可持续运营模式。
1.建立社会共治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诚信守法经营,加强环境整治和自律规范。对于公共设施规划、设施建设改造、促销活动、业态调整和引进等事项,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实现服务规范、商户共赢、居民满意的良性循环。
2.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鼓励制定相关标准,开展专业化培训,规范商户经营和服务行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规模效应,根据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财政能力,科学选择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鼓励实施生活圈整体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完善购物、服务、休闲、健身、文化、社交等功能。
3.引导商户诚信经营。鼓励社区商家提升服务品质,推进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服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查处无照、无证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引导依法诚信经营,探索建立诚信商家制度,助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做好市县联动,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按照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科学建立合理的工作体系,积极调动全市力量,探索形成长效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撑。
鼓励各县(市、区)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工作重点,围绕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商业质量等方面开展工作。
(三)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
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台、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开展社区商业公益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理念向全社会推广。不定期总结建设经验,推广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建设模式。
附件:2025年江门市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
附件
2025年江门市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
一、蓬江区
(一)环五邑华侨广场便民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南起院士路,北止丰乐公园,即建设路以东、丰乐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北、篁庄大道以南。
2.涉及社区:怡康社区、天福社区、发展社区。
3.生活圈现状:江门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南部,包括“蓬江区万达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汇悦大融城一带”,是蓬江区的核心商业区域。生活圈区域范围超百万平方米,周边商圈年均人流量3000万人次,区域内经营主体数量超1000家,商圈星级酒店、商住小区、休闲娱乐场所、文化公园场所等资源自成一体,极大地提升居民的生活、消费体验水平。
4.试点类型:发展型。
(二)乐盈里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南起丰乐公园,北止江侨路,即海逸城邦以东、丰雅路以西、篁庄大道以北、江侨路以南。
2.涉及社区:丰雅社区。
3.生活圈现状:乐盈里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江侨路,周边为高端住宅聚集区,项目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其中,商业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酒店式公寓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生活圈经济业态包括:住宿、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
4.试点类型:发展型。
(三)白沙街道粤海城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东至江门北街河段西江,南至北新路,西至甘棠路,北至化肥厂。
2.涉及社区:甘棠社区。
3.生活圈现状:粤海城生活圈依托甘化工业遗址、中心医院等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经济业态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旅游、文化、体育、康养、教育等行业。
4.试点类型:改善型。
二、江海区
(四)环中环广场—江海广场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北起江海一路,南止滘头东路,即江海一路以南、滘头东路以北、东海路以西、南安路以东。
2.涉及社区:江翠社区、正南社区。
3.生活圈现状:环中环广场—江海广场周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生活圈经济业态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旅游和医疗等行业。
4.试点类型:发展型。
三、新会区
(五)大新路—仁寿路步行街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南起振兴二路和振兴三路、北止惠民东路和惠民西路,城西路,新桥路以东,城东路以西、冈州大道以北、人民路以西。
2.涉及社区:中心社区、南宁社区、菱东社区、贤洲社区、河南社区。
3.生活圈现状:生活圈位于新会城区的核心地段,属于新会的购物天堂和文化中心,临街有近200间商铺。生活圈包括星汇广场、华侨大厦、金田酒店、景堂图书馆、仁寿广场、圭峰大酒店、新会一中、新会书院、学宫博物馆等娱乐文化旅游场所。2021年,街区内“大新路—仁寿路”步行街区和新会区新会学宫历史文化街区均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新会冈州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
4.试点类型:提升型。
(六)新会区枢纽新城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南起今洲路,北止同德二路,葵光路以东,文韬路、江门大道以西。
2.涉及社区:碧桂园社区、民和社区、同德社区、贤洲社区、河南社区、明翠社区。
3.生活圈现状:以新会万达、大融城、大润发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包括中央公园、梅江生态园等,最近将新增文华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4.试点类型:发展型。
四、台山市
(七)环昌大昌广场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北起舜德路,南到鹏权路,西起陈宜禧路,东到273省道。
2.涉及社区:侨光社区。
3.生活圈现状:生活圈集休闲娱乐、商贸活动和文化艺术欣赏于一身,拥有昌大昌超市、华夏国际影城、星巴克、海底捞、喜茶等300余家商业网点,周边有合水公园、乐水公园、河滨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为居民提供了赏景、休闲、健身、娱乐等多个场景。
4.试点类型:发展型。
五、开平市
(八)长沙街道东汇城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开平大道和三江路交叉口的西部地块。
2.涉及社区:海东社区。
3.生活圈现状:东汇城生活圈有昌大昌超市及超200家品牌入驻,周边还有多个购物中心与超市,业态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旅游、文化、体育和教育等行业,占地面积约16公顷,商业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开平市东汇城生活圈优势显著。居住环境优良,地处开平大道与325国道交界,交通便捷,公交站众多,3公里内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涵盖多所学校和医院。
4.试点类型:发展型。
六、鹤山市
(九)鹤山新华城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鹤山大道与铁夫路交界以南,鹤山市广旭实验学校以北,中兴汇以西。
2.涉及社区:南山社区。
3.生活圈现状:商业方面,拥有15万平方米的新华城商业中心。大昌超市满足日常购物。周边有鹤山公园、大雁山风景区等可供休闲游览。周边交通便利,临近主干道和高速路口,公交出行便利。
4.试点类型:发展型。
七、恩平市
(十)锦江国际广场生活圈。
1.生活圈范围:南起新城大道,北止南堤路,锦江大道以东,至情人街以西。
2.涉及社区:锦江社区。
3.生活圈现状:位于恩平核心区域,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珠三角通往粤西的交汇地,生活圈距离高速10分钟,距离高铁站8分钟。周边路网发达。毗邻恩平政务中心,5分钟到达恩平政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约2公里内2所高校(1所建设中),周边众多成熟高端楼盘小区围绕,家庭人口聚集消费能力强。覆盖购物、娱乐、体验、文化教育等多功能消费体验场所。
4.试点类型:发展型。